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
|
|
12个问答解读《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 |
|
 |
所属类别:媒体聚焦 发布: 来源: 时间:2019-11-05
|
|
八、
新办法进一步厘清非居民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责任。
非居民纳税人自行判断是否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符合条件且需要享受协定待遇的,主动向扣缴义务人提交报表要求享受协定待遇。如果非居民纳税人判断有误,不符合协定待遇条件而享受了协定待遇且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扣缴义务人应在收到报表后确认非居民纳税人填报信息完整,然后按照非居民纳税人要求享受的协定待遇进行扣缴申报。如果扣缴义务人未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扣缴申报,或者未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发生不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的非居民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且未缴或少缴税款情形的,扣缴义务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原办法规定:“非居民纳税人是指按国内税收法律规定或税收协定不属于中国税收居民的纳税人(含非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个人)。”新办法规定:“非居民纳税人是指按照税收协定居民条款规定应为缔约对方税收居民的纳税人。”
修订后的非居民纳税人的定义更为准确。享受协定待遇的主体为按照税收协定居民条款规定为缔约对方税收居民的纳税人,包括两类,一类是仅为缔约对方税收居民的纳税人,另外一类是缔约对方税收居民同时按我国税收法律规定为我国税收居民,但按照税收协定居民条款规定应为缔约对方税收居民的纳税人。
享受税收协定国际运输条款或国际运输协定待遇的,可由能够证明符合协定规定身份的证明代替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比如,有的税收协定国际运输条款规定:“以船舶或飞机经营国际运输取得的利润,应仅在企业实际管理机构所在的缔约国征税。”企业根据上述条款享受协定待遇,可以提供由缔约对方税务主管当局开具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证明代替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税收协定主要目的测试条款是指税收协定中有如下表述或者类似表述的条款:虽有本协定其他条款的规定,如果在考虑了所有相关事实与情况后,可以合理地认定就某项所得获取本协定某项优惠是直接或间接产生该优惠的安排或交易的主要目的之一,则不应对该项所得给予该优惠,除非能够证明在此种情形下给予该优惠符合本协定相关规定的宗旨和目的。 |
|
 |
|
|
|
全部 |
资讯 |
法规 |
书库 |
指南 |
问题 |
|
关键词:财务欺诈 无形资产 现金流量 会计政策
人力资源会计 环境会计 金融工具 财务报告
|
|
|
 |
|
|
 |
|
|
|
|
|
2021-10-19 |
|
2021-07-22 |
|
2021-04-22 |
|
2020-09-08 |
|
2020-08-19 |
|
2020-03-24 |
|
2019-08-29 |
|
2019-08-29 |
|
2019-08-20 |
|
2019-07-31 |
|
2019-07-22 |
|
2019-03-01 |
|
2018-10-24 |
|
 |
|
|
 |
|
|
|